【十佳学术标兵】李飞:研路修远,破茧成蝶
姓名:李飞
院系: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毕业年份:2019
学术成果:以第一作者在SCI一区期刊《Appl. Catal. B: Environ.》(If=11.698)上发表论文一篇;申请校级科研基金一项。
独立治学,理论创新
初入研究生生活,从茫然到有序需要经历许多的磨练,好比攀登高峰,有人中途放弃,有的人最终却能看到羡人的风景。来自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的研究生李飞便用自己专属的“78106”模式成为看到旖旎风光的人。所谓“78106”就是早上七点跑步,八点到达实验室处理前一天的设定目标,晚上十点半回寝室,每周工作六天。业余时间,听英语演讲来充实自己。
李飞强调,研究生的学习,需要埋头苦干,也要注意劳逸结合。磨刀不误砍柴工,在他眼里,目标是前进的指路灯,自律是加速成功的催化剂,有效的学习方法则是扫除障碍的利刃。
研路修远,破茧成蝶
科研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看法。许多人觉得枯燥乏味,有的人认为它神秘有趣。有的人对它望而却步,有的人却是一路披荆斩棘。对李飞而言,搞好科研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无论结果怎样,重要的是一路的收获。
实验中经历过很多困难,但是李飞把失败总结成一次次的经验,认真研究文献,大胆猜测实验失败原因,认真构思实验思路。或许就是因为这份对科研的简单而又严谨的态度,让他一路沉淀,并最终收获颇丰,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发表了SCI一区影响因子为11.698的文章。李飞用行动告诉我们越努力,越幸运,越勤奋,越优秀。所有的幸运,不过是源于积攒的坚持与努力。
学长寄语:既要埋头苦干,又要劳逸结合;既要独立治学,又要广交朋友;既要理论创新,又要联系实际。
责任编辑:杨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