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研工动态>南航研星>详细内容

南航研星

【十佳学术标兵】储涛:享受科研、享受挑战、享受运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7-20 10:05:37 浏览次数: 【字体:

eb6d58c9f49e499a8ba71dabe7d63f53.jpg


储涛,经济管理学院2017级研究生。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基金校级项目1项;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2篇,英文期刊1篇,核心期刊2篇;作为负责人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江西赛区特等奖;考取青岛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斗霜傲雪二十年万事开头难

从“初识”到“深入”,铸砥砺征程。研一是科研的起点,导师给储涛的建议是以自己的本科专业为基础,在研一就确定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然而这是最困难和最关键的一步。在自身没有太多经验、没有积累足够的专业知识的情况下,提炼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就显得格外困难。正是知道自己的不足,储涛积极参加专业学术会议、讲座,深入研读专业权威期刊论文,了解学科前沿。主动向导师请教学术研究中的困惑与不解,交流研究的心得与体会。最终,他将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作为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方向。他也建议学弟学妹们在学位论文的基本框架已基本明朗的基础上也可申请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分解学位论文的研究任务,撰写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导师贾伟强教授是他研究生阶段学术研究的指路人。储涛表示:“在与导师交流过程中,思考越深入、准备越充分,交流的收获越多”。他开玩笑说每次与导师讨论前的“压力”都很大,因为他每次找导师讨论从来都不只是对某个学术问题的表层见解,而是与导师探讨他在深入思考后所形成的自己的新见解,他认为只有这样的讨论才是有价值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做科研要“坐得住冷板凳,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要追求、享受“做科研的乐趣”,更要“咬住青山不放松,坚持自己的目标”,这是导师对储涛的期望,也是他坚持科研的动力。

三年来,他是与导师讨论次数最多、发表论文最多、学术成果最多的学生,也是唯一能为科研经常熬夜的学生。入学之初,他就以攻读博士、长期从事科学研究为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不懈努力。从确定研究方向到申请科研项目,从第一篇论文发表到获得“挑战杯”全国二等奖、国家奖学金,整个过程既有“坐冷板凳”的寂寞,也有“做科研的乐趣”的享受,更有“咬住青山不放松”的坚持。

2020年,他以全院硕士论文盲审最好的评阅成绩为研究生学习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又顺利通过青岛大学博士入学考核,踏上科研新征程。


   过所爱的生活,爱所过的生活

敢梦敢当,不负韶华。和大多数热爱篮球的男生一样,储涛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篮球梦,篮球基本上充斥着他的课余生活。打篮球、看比赛,是他最大的兴趣爱好;做篮球裁判,不仅锻炼了他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养,还将他的爱好发展为一项“事业”。硕士阶段,他不仅曾执裁南昌多所学校的校园比赛,还执裁江西省直委、中部三省铁建部门、碧桂园、新力、瑞林等机关与公司系列联赛、职业联赛以及其他校内外大小比赛数百场。作为非体育专业的篮球裁判,临场严谨而又专业的判罚,使得他在校内外篮球比赛中获得高度认可,被评为南昌航空大学振兴杯篮球赛优秀裁判员、南昌航空大学教职工篮球比赛优秀裁判员。

篮球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他释放科研压力、进行自我调整的有效途径。但他没有让业余爱好占据生活重心,而是使兴趣爱好与学术研究协调互促、共同发展。

储涛的硕士阶段的生活过得紧张而又充实,如今,储涛又投入博士阶段科研学习的紧张准备之中,坚持不懈地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学长寄语

   人生活在世界上好比一只船在大海中航行,最重要的是要辨清前进的方向。


责任编辑:杨旭